开展地质资源环境综合评价,服务城市高质量规划建设!

2022-05-11 16:12:14 王欢喜 687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城市病”问题也日益凸显,坚持高标准规划建设,实现城市高质量发展是必由之路。

地质环境是决定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直接影响到城市规划与建设。科学构建城市空间布局、合理确定城市规模,离不开对地质资源环境情况的清晰把握。科学、有效的地质资源环境综合评价是地质工作更好服务于自然资源管理、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为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提供重要支撑,保障城市建设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

ZGIS地质资源环境综合评价解决方案

集成地质相关专业分析与应用功能,建设二三维一体化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评价系统,实现地质产品动态生成和实时地质服务,为城市的规划、建设、运行和管理提供地学依据,实现城市地上、地表与地下空间资源一体化管理:

通过数据建库和GIS基础数据管理与可视化将地质调查成果有效集成利用;通过建设地质资源环境双评价系统、地质专题分析评价系统、灵活选配且可变通用的层次分析法系统运移模拟系统,分专业、分专题集成、自动生成单要素到多要素综合专题图件以及综合分析和评价成果。

图片关键词

地质大数据中心

基于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和二三维一体化技术,建设一个统一、规范、高水平的城市地质调查数据中心,利用多源异构自动识别的数据库技术,汇集海量、多源、异构的地学数据,形成一个包括基础地理空间数据、三维地质数据库、水文地质数据库、工程地质数据库、其他专题数据等全方面数据在内的数据资源底层。

实现数据入库到数据预处理全流程信息化管理,对多要素、多属性的数据进行集成管理、数据清理、转换、挖掘及可视化展示分析。结合GIS、三维地质建模技术,构建结构模型、属性模型,自动化生成各类二三维地质图件,利用运移模拟功能,生成浓度等值线、粒子轨迹、属性体模型、动态模拟等二三维可视化效果,高效整合分析不同来源、不同尺度的地质数据,让地质调查成果更好地应用。

图片关键词

综合评价辅助多场景决策应用

双评价系统

参照《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技术指南(试行)2020等最新权威标准,以基础地理、土地资源、水资源、环境、生态、灾害、气候等方面数据为依据,坚持“生态优先、底线约束,尊重规律、因地制宜,问题导向、简便实用”的原则,建设科学规范统一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双评价系统。

“双评价”系统实现面向生态保护、城镇建设和农业生产的单项要素评价与集成评价,包括生态评价、土地资源评价、水资源评价、气候评价、环境评价、灾害评价、区位评价、适宜性评价、承载能力评价等。集成各种数据资源种类,通过自定义配置,快速建立评价模型,结合二三维可视化技术,实现评价的自动化、智能化和标准化,辅助规划编制评估人员轻松开展“双评价”工作。

图片关键词

地质专题分析评价

以地学时空大数据为基础,结合二三维一体建模与空间分析技术,集成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环境地质、地球化学等多专业、多专题的分析评价系统。

1、工程地质分析评价

通过天然地基评价、桩基评价、砂土液化评价等专项分析评价,输出等值线图、计算书、图纸等工程地质专题图件,分析工程地质问题成因机制、工程地质环境条件,应用于工程规划、建筑场地的选择、工程建筑物的设计、施工或防护措施等工程场景。

图片关键词

2、水文地质分析评价

以地下水采样点矢量数据为基础,依据《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2017)等相关标准,进行地下水水质评价、地下水污染评价、地下水开发利用评价,服务于地下水污染防治、工农业用水规划等工作。

图片关键词

3、地球化学分析评价

将生态地球化学信息与GIS有机结合,基于海量的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数据,建立评价指标、评价方法以及地球化学模型,自动生成二三维地球化学等值线、地球化学异常图等专题成果,应用于土地利用地球化学适宜性分区、生态环境地球化学评价等工作。

图片关键词

ZGIS解决方案建成集数据集成管理、综合查询统计、专题分析评价、大数据挖掘、三维建模、可视化的地质资源环境综合评价系统,有效辅助地质调查成果转化运用,为城市规划、建设、运行、管理提供地质信息支撑服务。